2016年12月27日,国务院正式印发《“十三五”国家信息化规划》(以下简称“《规划》”),旨在贯彻落实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和《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》,加快我国信息化发展速度。《规划》指出,到2020年,“数字中国”建设取得显着成效,信息化发展水平大幅跃升,信息化能力跻身国际前列,具有国际竞争力、安全可控的信息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立。
随着《规划》的出台,我国在信息化领域相关标准和行动计划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,这也意味着包括智能制造等在内的工业领域“加速引擎”将启动。对仪器仪表行业而言,又是一次大机遇和大挑战。
一、实现仪表上游产业核心技术系统新突破
信息化作为新生产力和新发展方向的代表,已经成为引领创新和驱动转型的先导力量。为进一步增强我国相关领域核心竞争力,《规划》表示,将加强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自主创新能力,基本建立新一代网络技术体系、云计算技术体系、端计算技术体系和安全技术体系。在集成电路、基础软件、核心元器件等关键薄弱环节实现系统性突破。
而集成电路、核心元器件等作为仪器仪表领域的上游产业,是关系到仪表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。此次《规划》明确提出“加码”薄弱环节,将为我国国产仪表生产提供重要的基础性支撑。
二、发挥龙头企业优势,带动中小企业发展
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是中小微企业的“集中”领域,受制于发展晚、规模小、研发能力低等“短板”,仪表领域资源整合难度大,既不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,也不利于增强国产仪表硬实力。
针对以上问题,《规划》提出,引导和支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,推动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成立开源技术研发团队,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,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集群。同时明确表示要发挥龙头企业优势,带动中小企业发展。为培育一大批龙头企业夯实产业基础。
三、构建创新经济体系,增强相关产业支撑能力
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,建立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,增强制造业自动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基础技术和产业支撑能力。是当前制造业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。仪器仪表行业作为社会基础性产业,提高创新能力,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速度,是加快产品生产速度、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必由之路。
与此同时,《规划》表示,组织实施“芯火”计划和传感器产业提升工程,加快传感器、过程控制芯片、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研发和产业化。对于仪表行业来说,更是锦上添花。
四、把握机遇,加快企业转型
2016作为“十三五”的开局之年,相关领域呈现诸多可喜变化。此次《“十三五”国家信息化规划》的出台,在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方向的同时,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。
对于仪表企业来说,组织实施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工程,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制定和应用推广,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,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重塑持续转型升级的产业生态成为未来发展重点。